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新闻动态>最新动态

1939年的不平凡,成就了今天的湄潭

作者:天下第一壶      浏览次数:      日期:2018/10/15



/ONE /

湄潭来历


湄潭产茶,是贵州茶业第一县,也是全国第二产茶大县。全县有茶园60多万亩,人口50万(2012年) ,其中30多万人以茶叶为主要经济来源。





/TWO /

民国中央实验茶场

入驻湄潭

1939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入驻湄潭。不久,国立浙江大学、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武汉头等测候所也随之迁来,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等专家学者,开辟了中国茶叶的新天地。使得湄潭这座小城有了更浓的书香气息。茶叶的工业化生产也随这批科研单位的到来,逐步形成规模,推动了湄潭、贵州乃至全国的茶叶事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新历史阶段。




至今,中央实验茶场的原址,还保留有红茶和绿茶两个茶叶生产车间作为茶工业机具展的一部分,在原汁原味的生产线边上,除了木料因历史散发出来的细微木屑香味,隐约之间还能闻到一丝茶香。



1939年,中国大半壁江山沦陷。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中国在国际上广受青睐的传统出口产品:陶瓷、丝绸和茶叶在沿海一带受阻,为了发展战时经济,支援抗战,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在西南大后方建立茶叶科研、生产、出口的基地。素有“清、静、雅、和”文化特质的茶叶,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抗起了以茶叶换枪支弹药支持抗战的特殊使命。



1940年,中央实验茶场试制的功夫红茶获得成功,取名为“湄红”。中央实验茶场在湄潭建立后,为研制工夫红茶,采用三桶式木质人推揉捻机制茶。1953年,继承了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基因的贵州省湄潭茶叶试验站科研人员设计了木铁结构的滚筒杀青机炒干机投入使用,比手工制茶提高了5-10倍效益。到50年代末,湄潭茶场发展成为贵州最大的农垦茶场,而木制的红茶生产线起到扩大规模生产的作用,为大量红茶出口夯实了基础




对闭塞的黔北小城——湄潭而言,193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入驻湄潭、浙大西迁至湄潭 ,以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为代表的专家学者们与湄潭人民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为湄潭输入了现代文明和科技文化,为湄潭的发展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给往后的湄潭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他们。




/THREE /

今天的湄潭新面貌


湄潭县形成"一海"、"一城"、"一馆"、"一壶"、"一泉"、"一山"、"一河"、"一镇"、"一村"的"九个一"旅游格局(一海指中国茶海休闲度假旅游景区,一城指中国茶城,一馆指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一壶指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公园,一泉指国际温泉度假城,一山指龙泉山森林公园,一河指湄江滨河景区,一镇指仙谷山旅游风情小镇,一村指核桃坝茶产业村)。




/FOUR /

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公园

公园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标准倾力打造。由天下第一壶、天壶茶廊、水上乐园、茶文化广场及茶文化古道五部分组成。其中"天下第一壶"体积28360.23立方米,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壶身高48.2米,壶身最大直径24米,壶基座高25.6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壶实物造型,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称号。



中华茶道馆


中华茶道馆是全国最大的茶文化研究基地,通过环境、文化展陈、书法字画、服饰、现场表演等高度还原,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茶道馆七层——湄江茶韵



带你穿越时空

回到1939年

重返浙大西迁路

追寻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痕迹

见证湄潭翠芽、遵义红的诞生

领略中华茶文化的奥秘





天壶五星雅苑购房信息

销售地址:湄潭天壶国际大酒店B栋一楼

销售热线:0851-23276033


联系我们

电话:0851-23238888(天壶国际大酒店)
           0851-23108888(中华茶道馆)
地址:贵州湄潭天下第一壶中华茶文化博览园
官方抖音账号:959010043
   或直接搜索天下第一壶
      微视搜索:天下第一壶
 观看更多精彩视频


本微信最终解释权归天下第一壶所有

?End?


关键词 今天的湄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