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名茶
当前位置:茶文化>贵州名茶

2、〖贵州名茶〗凤冈锌硒茶

作者:老村长旅游      浏览次数:      日期:2017/6/16

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凤冈县天然富锌富硒有机茶,珍稀而有特色锌、硒元素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无素,缺之病入。天然锌硒特色茶,品质优良故誉之为健康茶、神茶。

贵州省凤冈县所产绿茶富含锌和硒元素,据检索,同时含有有机锌和有机硒的茶中,凤冈茶居全世界茶溶出物中锌、硒含量之冠。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乌江北岸大娄山南麓,海拔900米,森林覆盖率达43%,空气清新、气候温和。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经中科院贵阳地化所、贵州省理化测试中心和贵州省茶科所对土样的分析测试,锌含量为每千克84.04—120.34毫克,硒含量为每千克1.75—3.72毫克,所生长的茶树,采摘的茶叶加工成绿茶,锌、硒含量分别是每千克55.4—103.2毫克和每千克1.38—2.08毫克,锌含量比全国其他绿茶中的锌含量高出近1倍,硒含量高出0.5—1倍。

近几年,为开发天然富锌富硒茶,凤冈县政府,省、县茶业协会积极开展各种茶事活动,宣传特色茶文化。通过通力协作,申报并获得了3.18万亩有机茶基地认证以及“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中国西部茶海”等殊荣。富锌富锌有机茶,获“贵州省名优茶”、“贵州十大名茶”、“贵州五大名茶”称号。同时,确立了“建立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和“营造绿色环境,培养绿色基地,实施绿色加工,打造绿色品牌”的具体要求。凤冈现有茶园25.2万亩,现有年加工能力200吨以上的企业22家,有机茶加工厂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凤冈乃至贵州是微量元素丰富的待开发宝库,天然富锌富硒有机茶因受特定地域环境条件的限制,产量不大,极显珍贵。


2、凤冈锌硒茶技术规程


1 )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凤冈锌硒绿茶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地选择、品种选育、园地开垦、茶树种植、肥培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冻害预防、茶树修剪和鲜叶采摘等。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凤冈锌硒绿茶的生产。


2 )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中国顾问师网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ll767 茶树种子和苗木 中国顾问师网 

NY/T 227 微生物肥料

NY/T225 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中国顾问师网 

DB52/489 凤冈富锌富硒绿茶

DB520 327/02-2008 凤冈锌硒绿茶 产地环境条件中国顾问师网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农药残留 

残留在茶叶中的微量农药原体及其有毒的代谢物、降解物的总称。

3.2 安全间隔期 

茶树上最后一次施用农药(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农药则单独计)至采收并加工成安全食用茶叶所需要间隔的最少天数。

3.3 防治指标(经济阈值) 9Rm

病虫草等有害生物为害后所造成的损失达到防治费用时的种群密度的数值。

3.4 防治适期

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生长过程中,最适合进行防治的时期。

3.5 茶树专用肥

根据茶树生长规律和茶园土壤理化性质配制的用于茶园的各类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等肥料。 DB520 327/T3-2008 

3.6 “猪—沼—茶—林”循环经济模式

在茶区内发展生猪养殖,配套沼汽池,通过人畜粪便生产沼气作能源,利用沼液沼渣作有机肥施用茶园,并在茶园周边和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植树造林。


4 ) 基地选择、规划

4.1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DB520 327/T2-2008 《凤冈锌硒绿茶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

4.2 土壤类型以黄沙壤、黄壤为主,土壤质地疏松、土层70cm以上,耕作层有机质含量大于1.5%,土壤排水性透气性能良好、生物活性较强,矿物质元素丰富,土壤富含有机锌硒源。

4.3 按照“猪—沼—茶—林”循环经济模式进行基地规划与建设。规划与建设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茶区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品质,便于茶园灌溉和机械作业。

4.4 道路和水利系统

4.4.1 道路 

4.4.1.1 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大中型茶场以总部为中心,与各区、片、块有道路相通。规模较小的茶场,设置支道、步道和地头道。

4.4.1.2缓坡丘陵地茶园的干道和支道,可设在岗顶,坡度较大的山地茶园,干道设在坡脚,支道和步道按S型绕山开设;禁止陡坡茶园开设直上直下的道路,以避免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和茶园管理的困难;平地的干道和支道应尽量设置成直线形,以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劳动效率。

4.4.2 水利系统

4.4.2.1 茶园要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做到能蓄能排。 

4.4.2.2 茶园内沟、渠等水利系统的设置,应与道路网紧密配合,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做到小雨不出园,中雨能蓄,大雨能排。有条件的可建立茶园喷灌系统,保证茶树生长具有良好的水肥条件。

4.5 茶园生态建设 

4.5.1 茶园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梯壁坎边种草。集中连片的茶园可适当种植遮荫树,遮光率控制在20%-30%。树种宜选择四季不落叶,病虫害较少的常青树木。

4.5.2 对缺丛断行严重、覆盖度低于50%的茶园,通过补植缺株、合理剪、采、养等措施提高茶园覆盖度。

4.5.3 对土壤坡度较大的茶园应退茶还林还草。

4.6 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记载生产过程中如农药、肥料的使用情况及其他栽培管理措施。


5 )茶树品种选育

5.1 品种选择 

5.1.1 应选择适应凤冈气候、土壤条件,抗逆性强,适制名优绿茶或绿、乌兼制的高香型茶树品种。推荐品种为:龙井长叶、福鼎大白茶、黄观音、黄金桂、金观音等品种。

5.1.2 采用无性系扦插繁殖方法育苗,选用无性系良种茶作为母树园。 DB520 327/T3-2008 

5.2 培育壮苗 

5.2.1 加强苗期管理,精细的做好遮阴、浇水、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出好苗、出壮苗。

5.2.2 茶苗出圃时间宜选在雨后,阴天或晴天的早、晚进行,以减少茶苗水分蒸发;如果天旱苗圃土壤干燥,起苗前应先浇水,使土壤松软,起出的茶苗尽量少伤根,多带土。

5.2.3 为了保证良种茶树的品质性,禁止使用化学物质处理无性系良种茶苗。茶苗质量应符合GB11767中规定的1级或2级标准。


6 )园地开垦

6.1 对于15°以下的缓坡地,首先清除地面杂物,然后进行两次耕垦,第一次深耕50厘米以上,翻埋杂草。对竹类、金刚刺、蕨类、茅草等宿根性杂草的根茎必须彻底清除。第二次复垦深度30厘米左右,平整地面。

6.2 坡度在15°—25°的丘陵山地,应建筑梯面宽幅在2米以上,内倾等高水平的梯级茶园,有利于水土保持。

6.3 茶园与四周山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

6.4 每10亩左右的茶园附近建一个积肥坑,便于有机肥的采积和施用。


7 )茶苗种植

7.1 茶苗种植前应施足底肥,以腐熟的有机肥和矿物源肥为主,施用数量同基肥施用标准一样,要求每亩施用厩肥3吨-4吨或油粕200公斤,或其他相应适用的有机肥料。底肥深度在30—40厘米。

7.2 开挖种植沟:150厘米—165厘米(4.5尺—5尺)开厢,大行距100厘米—115厘米(3尺—3.5尺),种植沟宽66厘米(2尺),沟深50厘米(1.5尺)。

7.3 开沟施基肥:在种植沟的基础上,开上宽下窄的“V”型沟,沟口宽70厘米—80厘米,底宽20厘米—30厘米,深度50厘米,施入基肥后覆土10—15厘米,留下沟深25—30厘米栽茶苗。

7.4 种植茶苗:以施肥沟为中心,分别在两边按小行距50厘米(1.5尺),窝距23厘米(0.7尺),“猪蹄”形呈两行单株种植,存活茶苗数量3500—4000株。栽种时要用黄土泥浆沾根,先盖少量泥土覆根,扶正茶苗,并向上轻提一下使根疏展,再边踩实边覆土2—3次,最后覆盖松土即可。茶苗根系离底肥10厘米以上,覆土深度以超过根颈2—3厘米为宜。松紧度以手稍用力茶苗不被拨起为度。

7.5 剪枝浇水:茶苗种植完毕后应立即剪去顶部多余的枝叶,保留3—4片叶,茶苗较矮的只剪除未成熟的芽梢即可。种植后应浇足定根水,如遇连续晴天应浇水抗旱。

7.6 种植时间:应在每年10月下旬-12月中旬或2月中下旬。第二年对缺窝断行进行补植,提高茶园覆盖度。


8 )茶园肥培管理

8.1 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每2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DB520 327/T3-2008

8.2 幼龄茶园和改植换种茶园行间夏季或冬季应种植豆科绿肥作物,在开花初期结合茶园深耕翻埋入土,培肥土壤。

8.3 采用杂草、作物秸秆和修剪枝叶等无毒无污染的有机物质覆盖茶园行间,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

8.4 茶园必须每年施用基肥和追肥,补充土壤肥力,实施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

8.5 禁止在茶园中使用土壤化学改良剂和有害的城市垃圾污泥和污水等物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宜施用茶树专用肥。

8.6 有机肥料中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表1规定,微生物肥料应符合NY/T227要求。 


9 )茶园的病、虫、草害防治

9.1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

9.2 从外地引种或向外地引种时,应进行植物检疫,不得将当地尚未发生的危险性的病虫草随种苗带入或带出。

9.3 农业防治措施:

9.3.1 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应选用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

9.3.2 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白星病等危害芽叶的病虫。

9.3.3 通过修剪控制茶树高度低于80cm,减轻毒蛾类、蚧类、黑刺粉虱等害虫的危害,控制螨类的越冬基数。

9.3.4 秋末宜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深耕,减少翌年在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和象甲类害虫的种群密度。 DB520 327/T3-2008 

9.3.5 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茶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有效防治叶病类和在表土中越冬的害虫。

9.4 物理防治措施 

9.4.1 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茶丽纹象甲等害虫危害。

9.4.2 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或异性诱杀。

9.4.3 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

9.5 生物防治措施 

9.5.1 注意保护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草蛉、瓢虫、蜘蛛、捕食螨、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

9.5.2 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

9.6 化学防治措施

9.6.1 严格制定防治指标,掌握防治适期施药。宜一药多治或农药的合理混用(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使用农药及药剂见附录B)。

9.6.2 宜低容量喷雾,一般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茶丛中下部害虫应侧位低容量喷雾。

9.6.3 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无公害茶园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见附录C)。禁止使用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百克威、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来福灵及其混剂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9.6.4 严格按照GB4285、GB/T8321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


10 )茶树的冻害防治

10.1 冻害预防 

10.1.1 越冬期冻害预防,可根据情况,或以施有机肥、鳞、钾肥或加倍培土,增厚活土层,成叶越冬,或在寒冷季节来临前,进行行间铺草,或在秋季套种绿肥,亦可多种措施并用。

10.2 受冻后的护理 

10.2.1 按照受冻害的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剪,包括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及台刈。

10.2.2 及早进行浅耕施肥,越冬期发生冻害的,要重施春茶催芽肥,萌芽期发生冻害的,及时进行根外施肥。

10.2.3 受冻后进行轻修剪的茶树,春茶应留大叶采摘以培养树冠。


11) 茶树修剪

11.1 定型修剪:幼龄茶园一般要进行3次定型修剪。当种植好的幼苗生长高度达到30厘米时要及时定型剪,以后每长高15厘米进行打顶采芽或修剪一次,时间看茶树长势确定。茶蓬高度定型在70—80厘米的范围。 DB520 327/T3-2008

11.2 轻修剪:从种茶后第3年起,在定型修剪的基础上,每年进行一次整蓬轻修剪,时间在10—11月份,剪去蓬面3—5厘米的枝叶,使茶树蓬面整齐。也可在合理采摘控制树高的前提下,适当延长修剪的间隔期,2年修剪一次。

11.3 深修剪:经过几年的轻修剪和采摘以后,树冠上的枝条过于密集而细弱,为更新采摘面上的枝条,需要进行深修剪。修剪深度是剪去绿叶层10—15厘米,修剪时间应在春茶后(5月中旬)为宜。一般是经过3—4次轻修剪后,要进行一次深修剪。

11.4 重修剪:茶树经过一定生产周期或病虫等原因,出现树冠分枝生长衰弱、芽梢减少,对夹叶发生早、鸡爪枝多、部分茶树枝干有苔藓、地衣、长势差,造成茶叶单产低,而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需要进行重修剪。修剪高度是在离地面30—50厘米处选取适当的部位剪去。时间在春茶后(5月中旬)为宜,剪口呈斜口,不被撕裂。

11.5 台刈:低产茶园管护改造的主要方法是对茶树进行台刈,修剪出的病枝必须清除茶园。建议使用波尔多液清洗枝干,以防治苔鲜和剪口病菌感染,并立即翻土除草,重施一次基施,达到迅速复壮茶树的目的。

11.6 覆盖度较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行边枝修剪,保持茶园行间20厘米的间隙,以利田间作业和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2) 鲜叶采摘

12.1 应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各茶类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原则,按照DB52/489的规定,适时采摘。

12.2 名优茶青需手工采摘,手工采茶要求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鱼叶、茶果与老枝叶,不宜捋采和抓采。

12.3 发芽整齐、生长势强,采摘面平整的茶园可实行机采,机采按NY/T225标准执行。采茶机应使用无铅汽油和机油,防止污染茶叶、茶树和土壤。

12.4 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竹篓筐盛装鲜叶,采下的鲜叶应及时运送茶厂,防止鲜叶质变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


关键词 凤冈锌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