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
当前位置:茶文化>中国茶文化

10、〖名人茶事〗古代茶学家蔡襄

作者:老村长旅游      浏览次数:      日期:2017/6/21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宋代著名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齐名,并称“宋四家”。蔡襄先后任大理寺评事、福建路转运使、三司使等职,并曾以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端明殿学士出任开封、泉州、杭州知府。故又称蔡密学、蔡端明,卒后谥忠惠,亦称蔡忠惠。他是一位十分喜爱茶叶的朝廷大官,也称得上是一位学家。在茶史上,蔡襄有两大贡献,一是创制了“小龙凤团茶”,二是撰写了一部《茶录》。制小龙凤团茶是蔡襄在茶叶采造上的一个创举,当时赞美之声不绝。小龙凤团茶在宋代是很有名的茶,时人说它“始于丁谓,成于蔡襄”。在庆历年间,蔡襄人福建转运使时,开始改造小团,一斤有二十饼,名曰“上品龙茶”。对于小龙凤团茶,欧阳修曾给予高度评价。宋人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说:“一斤二十饼,可谓上品龙茶。仁宗尤所珍惜。”也就是说,在当时,蔡襄的小龙凤团茶,被视为朝廷珍品,甚至很多朝廷大臣和后宫嫔妃都只能一睹其形貌,难获亲口品尝。《茶录》虽仅千言,却是中国茶著的一部重要经典。《茶录》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上篇“论茶的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盏、占茶”;下篇“论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对炙茶用具和烹茶用具的选择有独到的见解。《茶录》最早记述了制作小龙团掺入香料的情况,并写出了斗茶的全过程,每个操作环节都列出了相应的器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在我国古代众多的茶书之中,《茶录》是继续陆羽的《茶经》之后最有影响力的茶书。

蔡襄喜爱斗茶。宋人江休复的《嘉祐杂志》记有蔡襄与苏舜元斗茶的一段故事:蔡拿出上好之茶,水选用的是天下第二泉——惠山泉;苏索取茶劣于蔡,却是选用了竹沥水煎茶,结果苏舜元胜了蔡襄。

蔡襄还善于茶的鉴别。他在《茶录》中说:“善别茶者,正如相工之瞟人气色也,隐然察止于内。”他神鉴建安名茶十堰白,一直为茶界传为美谈。彭乘《墨客挥犀》记:“建安能仁院有茶生石缝间,寺僧采造,得茶八饼,号石岩白,以四饼遗君谟,以四饼遣人走京师,遗内翰禹玉。岁余,君谟被召还阙,访禹玉。禹玉命子弟于茶笥中选取茶之精品者,碾待君谟。君谟奉瓯未尝,辄曰:‘此茶极似能仁石岩白,公何从得知?’禹玉未信,索茶贴验之,乃服。”

作为书法家的蔡襄,每次挥毫作书必以茶为伴。欧阳修深知他嗜茶爱茶,在请他为自己的书《集古录目序》刻石时,以大小龙团及惠山泉水作为“润笔”。蔡襄得而大为喜悦,笑称是“太清而不俗”。

蔡襄一生爱茶,可谓如痴如醉,在他老年得病后,郎中就叫他把茶戒了,说不戒茶病情会加重。对此,蔡襄无可奈何,指的听从郎中的忠告。此时的蔡襄虽不能再饮茶了,但他每日仍烹茶玩耍,甚至是茶不离手。蔡襄对茶的迷恋,正所谓:“衰病万缘皆绝虑,甘香一事未忘情。”

关键词 古代茶学家蔡襄